是美团的 同学推荐给我的,看完了一段时间,但是一直没有整理读书笔记,这次趁着春节回顾了一下本书。
领导力就是通过他人去完成任务的学问。本书通过对六个典型的管理层级最经常出现的问题,从领导技能、时间管理能力、工作理念三个方面进行了分析,提出了改进建议。
本书对管理层级的划分非常宏大,看起来像是给一个上万人集团公司写的一样,书中甚至有一章是教你如何做 CEO,这可能与本书的作者拉姆·查兰长期从事管理方面的教学工作有关。而我因为刚刚从一个开发人员转型做管理工作,所以我主要阅读的图书的前两章,里面涉及了如何「从管理自我到管理他人」。
对于每一个领导阶段,书中都从如下三个方面进行了工作指导:
- 领导技能:培养胜任新职务所需要的新能力,提升领导力。
- 时间管理:重新配置时间精力资源,决定如何高效工作。
- 工作理念:更新工作理念和价值观,让工作聚焦重点。
而这三个方面,也是我常常困惑的地方。我常常问自己:
- 作为一个技术转管理的人,我应该如何学习和提高?
- 我应该如何安排自己的日常工作时间?
- 有什么核心的方法论来指导自己?
而这些问题,我试图从本书中得到答案,有一些找到了,也有一些没找到。
从管理自我到管理他人
我们大部分初入职场的人刚开始都是个人贡献者,随着能力的提高,有一些人在自己专业领域上做出了出色的成绩。而公司往往会给这些人增加更多的职责,这些职责很多时候都是涉及沟通、组织和管理的。所以,这些优秀的个人贡献者,开始迎接他们的第一次转型挑战,尝试学会从管理自我到管理他人。
书中也提到,优秀的个人贡献者和优秀的管理人员所需要的技能树并不一样。所以并不是每一个人都是能够完成这一转变。而就我所在的互联网行业来看,很多时候,优秀的个人贡献者也不一定需要做这个转变,也能在技术领域一路提升,成为技术专家。
例如阿里的 ,就是一位一直坚持在技术领域的专家,他做到了阿里的合伙人。我也见到一些朋友坚持在一线做技术,其薪资待遇高于那些做管理的人。所以这个职位转变更多需要是内心的喜欢和坚持。如果转型失败,后果很可能是自废武功—-既弱化了专业的职业技能,又是一个失败的管理者。
我们先来看看书中指出管理他人的技能树吧:
领导技能
书中指出管理他人首先需要的技能是「领导技能」,具体包括:
- 制定计划(项目计划,预算计划和人员计划)
- 工作设计
- 人员选拔(其实就是招聘)
- 授权(工作安排)
- 绩效监督
- 教练辅导与反馈
- 绩效评估
- 奖励与激励
- 沟通与营造工作氛围
- 为部门发展建立上下左右的良好关系
- 获取资源
与此对比,书中也提到了个人贡献者的技能树,我们可以对比一下:
- 技术或者业务能力
- 团队协作能力
- 为了个人利益和个人成员建立的人际关系
- 合理运用公司的工具、流程和规则
书中将以上内容分为了三类:界定和布置工作、提高下属的胜任能力、建立人际关系。我觉得分得并不清晰,我按个人理解,用工作方式再次进行了分类:
- 自己思考的工作:制定计划、工作设计、绩效评估
- 与人沟通的工作:授权、教练辅导与反馈、营造工作氛围、获取资源、奖励与激励
- 自己执行的工作:人员选拔、绩效监督
所以我觉得一个好的一线管理人员,应该有思考和规划的能力、沟通能力、以及执行力。执行力在个人贡献者阶段其实也有锻炼,所以主要需要学习的是思考和规划的能力、沟通能力。
沟通能力似乎和演讲一样,就是一个多练习才能提高的技能。我平时会注意观察和总结自己的言语表达方式,以及观察别人的沟通方式,能感受到自己在一点点进步。
思考和规划的能力似乎也是一个需要花时间来积累的事情。好在很多时候规划并不是我来做的,所以我对此承担的压力并不大。
时间管理
时间管理方面的技能,具体包括:
- 年度时间计划(时间安排、项目进度)
- 与下属沟通的专门时间(一是自己的需要,二是下属的需要)
- 为部门和团队工作设定时间方面的优先次序
- 与其他部门、客户和供应商沟通的时间
与此对比,书中也提到了个人贡献者的技能树,我们可以对比一下:
- 遵守工作上下班时间
- 遵守工作的进度安排
其实简单来说,以前是别人给自己安排工作,现在需要自己给自己安排工作了。每天的时间怎么分配,花在哪些事情上,一线经理需要开始思考了。
我当前主要的工作内容包括参与产品讨论,参与技术讨论,跟进项目上线,与运营同事沟通,与我的领导沟通,与主要具体负责人定期沟通。除此之外,还有团队的工作安排,一些面试工作。
我以前会主动承担一些开发任务,但是我发现这其实是不太合适的,因为我的时间沟通工作比较多,所以开发工作时间很多时候并不能保证进度。我以前也会过多地参与到项目进度推进中,现在发现也是不太合适的,这方面的工作我更多交给了相应的产品经理来完成。
但是,我对自己的时间安排也不尽满意。主要是我不太清楚我应该如何安排每天事情的优先级,以及当某一天没有固定安排的时候,我应该做什么事情。我有一些例行的事情可选,但是并没有安排好,例如:
- Check 一下和团队的人哪些人很久没有一对一沟通过,如果没有的话做一次。
- 关注 Pipe 上产品的各项指标,看是否有异常的、未被发现的数据。
- 关注用户反馈,看看用户都在说什么。
- 在 QQ 上找一些用户聊聊天。
- 关注自己的产品细节,反复使用。
- 关注竞争对手的功能改进。
- 看用户的原始数据(Frog,上传的图片)。
- 思考人员、流程和产品,各自有没有什么问题。
这些问题在本书中没有涉及,我通过和我的领导郭常圳沟通,最终确定的结论是:我们把工作分为「被动工作时间」和「主动工作时间」。
- 被动工作时间包括:定期的产品过稿、美术过稿、Scrum会议、邮件、在QQ上或当面主动来找我的事情。
- 主动工作时间包括:刚刚提到的看产品数据、看用户反馈,看原始数据等事情。
郭常圳认为,我们应该把主动工作时间「例行化」,「例行化」是指每天抽出固定的时间来做这些事情,这样使得这些事情不被遗漏和忽视。在例行化的事情之外,我需要更多的留出「主动思考」时间,「主动思考」是最重要,并且是将这些输入转化成想法或决策的关键过程。
所以,我刚刚提到的那些事情,都应该变成每天例行做的事情。
工作理念
书中提到的工作理念的技能,具体包括:
- 通过他人完成任务
- 下属员工的成功(就是自己的成功)
- 管理性工作和修养
- 部门的成功(就是自己的成功)
- 像一位真正的管理者
- 正直诚实
与此对比,书中也提到了个人贡献者的技能树,我们可以对比一下:
- 通过个人能力完成任务
- 高质量的技术或专业化工作
- 遵循公司的价值观
这一部分涉及成就感的转变,以前个人贡献者的成就感来源于自己的努力和成长。现在一线管理人员的成就感变成了下属的成功和团队的成功。不但如此,一线管理人员还需要在各方面对下属进行辅导,帮助他们工作得更舒服,更开心。
另外,我对正直诚实这条也感触很深。公司大了之后,很多文化就是来自于创始人以及一些核心员工。如果管理人员不能做到正直诚实,那么公司很可能变得充满了「政治斗争」,一但工作变成了维护自己利益以及小集团的利益,那么对公司的伤害是巨大的。
总结
本书的内容组织稍显混乱,虽然把领导技术、时间管理、工作理念作为每个阶段层级的主要改变内容,但是在具体阐述时,又会以另外一个角度展开。比如「 从管理自我到管理他人」一章的内容展开时,是按界定和布置工作、提高下属的胜任能力、建立人际关系作为内容小节阐述。而「从管理他人到管理经理人员」一章的内容,又是按「四个领导技能」展开。
本书很多章节总结性的内容散乱,最终以 QA 或故事的方式,列出一系列问题和回答来作为主要的章节内容,虽然很多内容读起来很有道理,但是使读者很难抽取出核心观点,也可能作者本身也没能总结出核心观点。
本书对于我的帮助是,我从中得到了不少指导性的规则,也帮助我梳理了自己的工作内容。虽然它没有解决我的所有问题,但是至少帮助我完成了对问题列表的整理和思考。